內容提要: 在眾多菊花中,那些口感無苦澀味、味甘芳香的是可食用的品種,被歸為食用菊類。下面就簡單介紹盆栽食用菊花的栽培技術。 一、選盆 理想的盆是泥盆,原因是其通透性好,其他質地的花盆也可以使用。花盆的直徑最好在30 厘米以上,花盆太小會使菊花生長受限,花
在眾多菊花中,那些口感無苦澀味、味甘芳香的是可食用的品種,被歸為食用菊類。下面就簡單介紹盆栽食用菊花的栽培技術。

一、選盆
理想的盆是泥盆,原因是其通透性好,其他質地的花盆也可以使用。花盆的直徑最好在30 厘米以上,花盆太小會使菊花生長受限,花的大小及數量也會受到影響。
二、繁殖
繁殖食用菊花通常以扦插方式為主。
1.插穗選擇 插穗應精挑細選,有利于后期株苗強壯。一般選擇生長健壯、無病蟲、芽頭飽滿、節間勻稱的植株選取插穗。選擇植株頂部8厘米至10厘米、帶有2至4節的嫩梢為插穗,只保留頂部2至3片葉,其余葉片全部摘掉。在插穗基部靠近節位處削成45度的斜面,準備扦插。
2.扦插 扦插盡量避開高溫高濕季節。扦插基質可采用粗沙,或者用蛭石、草炭和珍珠巖按照1:1:1的體積比配制,一定要確保疏松透氣。
扦插前,用直徑0.5厘米的硬棍在育苗缽內插出一個深約3厘米的小孔,接著把準備好的插穗放入孔中,用手壓實枝條附近基質,之后用準備好的水圍繞根部澆透。扦插深度以不超過3厘米為宜,過深和過淺都不好,以澆水插穗不倒為好。扦插期間經常噴水,保持50%至60%的土壤濕度,80%至90%的空氣濕度。
扦插后10至14天內要注意避開強光,尤其是強光高溫天,要適當遮陰。一般情況下每天澆1次水,3天后每2至3天澆1次水,以扦插苗不萎蔫為標準,溫度保持在25℃至32℃之間。扦插后14至20天枝條生根,可將幼苗移到室外遮陰處煉苗,注意避開強光直射。扦插后約25天后即可上盆定植。
三、上盆后管理
1.水肥管理 除了灌水施肥,也可以葉面噴施,大量元素水溶肥或者尿素、磷酸二氫鉀都可。追肥濃度與次數隨著植株生長逐漸增加,植物生長旺盛時期要加量。開花前期,有條件的可以補充一些微量元素肥。花蕾現色后勿再追肥。
2.溫度管理 食用菊花較耐寒,但不耐霜凍,因此在霜降前須移入室內。溫度以白天20℃至25℃、夜間10℃至15℃為宜。溫度長時間超過 25℃易導致花蕾干癟。
3.光照管理 食用菊花喜充足陽光,稍耐陰,為短日照植物。一般在每天14.5小時的長日照條件下進行營養生長,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℃的夜溫條件則適于花芽發育。要注意不同品種對日照的反應有所不同。
4.整形修剪 一是要進行摘心。菊苗要多次摘心,以利于多生側枝。第一次摘心應在新生出1至2片葉時,留下基部的3至4片葉后將上部嫩梢摘掉。第二次摘心應在新側枝長出4至5片葉時,留3至4片葉摘心。根據植株長勢和株型需要還可以進行第三次摘心,單株選留5至9個花頭為宜。最好在8月上旬完成摘心。
二是進行抹芽及疏蕾。每次摘心后,下部片葉的葉腋處會滋生腋芽,不及時抹去多余腋芽,會消耗大量營養,一般在腋芽長到黃豆粒大小時進行。
疏蕾是指去掉菊花的側蕾及頂部過多的花蕾。菊花花蕾由主蕾和側蕾組成,頂部中間較大的為主蕾,主蕾四周較小的為側蕾。相對來說,主蕾長成的花朵大、色澤好、形狀美、品質優。同時,側蕾太多也會占用大量營養,不及時疏去側蕾,會影響整枝菊花的大小和品質。一般9月下旬開始疏蕾,每個枝條上只留1個主蕾,側蕾全部疏去,直至10月上旬。
三是搭架固定。菊花是草本花卉,枝干強度不夠,并且枝干細長。為防止倒伏,需要用輔助竹竿或者細木棍搭架支撐,以保證植株的直立性。一般用單根竹竿插入盆中,然后用細繩把二者綁扎在一起;也可以用多根竹竿搭架后把植株綁扎在上面。搭架固定在現蕾前進行較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