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cite id="vgymi"></cite>
      1. <menu id="vgymi"><p id="vgymi"></p></menu>
        <output id="vgymi"></output>
          <menu id="vgymi"></menu><label id="vgymi"><del id="vgymi"><wbr id="vgymi"></wbr></del></label>
          <output id="vgymi"></output>

          <dd id="vgymi"></dd>

          熱門標簽 大蒜價格 生姜價格 果樹種植 中藥材價格 藥材價格 辣椒價格 大姜價格

          種植行業資訊  

          黑龍江湯原蘇玉壯大棚種植大蔥畝效益4000多元

          發布時間:2017-02-23   來源:www.fangun.net   標簽:大蔥種植 點擊:
          內容提要: 春寒料峭的室外和黑龍江湯原縣竹簾鎮竹簾村蘇玉壯家100多平方米的大棚里呈現兩個季節。棚室里翠綠的大蔥惹得春意濃濃,還打開了俏市
          春寒料峭的室外和黑龍江湯原縣竹簾鎮竹簾村蘇玉壯家100多平方米的大棚里呈現兩個季節。棚室里翠綠的大蔥惹得春意濃濃,還打開了俏市場。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剛進入大棚中,新鮮的氣息撲面而來,翠綠的蔥葉兒包裹著嫩白的蔥白,小精靈似的一排排整齊地站立在培養床土中,充足的養分使得根根發芽蔥壯實得很。根根小蔥經過工人摘好后,成捆整齊擺放好,等待送往市場。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“這是年后下來的第一茬,頭年秋天開始下苗,白露時開始出,秋天管理除草、摘葉,到第二年六月開始栽蔥,在上面栽上小蔥秧,從大地里起出來后拿到大棚里就地取土栽培,壟溝放平后培上土,一個月的時間就能下來了。”蘇玉壯是30年的老種植戶了,眼前的綠色映襯著他心里的熱忱。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蘇玉壯種植了4畝大蔥,捎帶著些玉米、水稻,面對玉米價格的持續走低形勢,他選擇了調整種植結構,靠種植大蔥在30年里不僅保證了家庭生計,還帶動了村里貧困戶走上了脫貧之路。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“現在正準備種第二茬呢,每捆蔥是不到1公斤,每畝地能產1000公斤,效益在4000多元錢左右,農忙最多時雇10多個人,每小時10元錢,現在不忙就是每小時8元錢,平均每天工作8個小時,貧困戶就近就能增加收入,大家都高興。”蘇玉壯邊排水邊告訴記者。
          黑龍江湯原縣蘇玉壯大棚種植大蔥畝效益4000多元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春節期間的蔥價在8.5元至9.8元之間,發芽蔥供不應求吧?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蘇玉壯說:“都是來車收,本來就不愁賣,供不應求也時常有是事。在早先,咱們竹簾的蔥是出了名的,市里批發商都來收貨。近幾年種蔥的也變多了,每年大棚至少賺2萬元錢,這發芽蔥對氣溫水溫沒有過高要求,很好養活,所以種蔥還是比較穩定的。”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能堅持30年不變,蘇玉壯靠的是信譽。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“大蔥起下來就得賣出去,不能長期存放,都是老種植戶了,信譽最重要,賣蔥就像做人似的,得保證干凈、不超高、新鮮無爛葉,不能糊弄顧客,品質上有了保證,回頭客才多嘛。”滿面紅光的蘇玉壯信心滿滿。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在這打工的貧困戶肖福紅對生活的希望也是越來越多:“家里就我們娘倆,我的低保剛辦下來,兒子去年剛結婚,在縣里打工,也沒有房子,現在不用出村就有活干,賺的錢能供日常生活,不用孩子擔心,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了。”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據竹簾村村委會主任路軍介紹說,全村以小園經濟為主,近幾年,發展小園經濟的農戶逐漸多了,種植發芽蔥17戶,面積共150畝左右,去年銷出2.3萬斤的大棚蔬菜,帶動50戶貧困戶脫貧,增加貧困戶收入達60萬元左右。小園菜里還有西紅柿、豆角、茄子、辣椒、黃瓜,大棚豆角一季能賺9000元錢,一年四季都不閑著,換不同品種蔬菜種植,全村蔬菜大棚30余個,每年收入100余萬元,年人均增收2000元。全村共有貧困戶152戶,下一步將擴大面積,成規模種植,引進新技術,將運用“互聯網+”模式把本地特產推出去,計劃2017年脫貧91人。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到的,推行綠色生產方式,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,培育宜居宜業特色村鎮,打造“一村一品”升級版,發展各具特色的專業村等相關信息,為竹簾鎮的農業發展提供了原生動力。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副鎮長任慶明說:“竹簾村的小園經濟有效推動了攻堅扶貧工作,在農業生產上,按照縣委十六屆二次全委(擴大)會議提出的‘增水稻、大豆,減玉米’的思路,適度增加旱稻種植面積,今年水稻發展到41109畝,普通玉米縮減到44196畝,大豆增加到7415畝,旱改水3000畝,試種旱稻150畝,烤煙穩定在300畝。按照農業‘三減’要求,爭取扶貧項目資金發展庭院棚式蔬菜經濟,提升種植業合作社的引領作用。”
          猜你想了解
          種植專題
          套種技術

          套種技術

          套種是我國農民的傳統經驗,是農業上的一項增產措施,能延長后季作物的生長季節,提高年總產量...

          溫室栽培

          溫室栽培

          溫室栽培是反季節作物的一種栽培方法,作用是保護喜溫植物御寒,促使生長和提前開花結果等...

          生態種養

          生態種養

          生態種植是一個生態經濟復合系統,將種植生態系統同種植經濟系統綜合統一起來,以取得最大經濟效益...

          陽臺種菜

          陽臺種菜

          陽臺種菜是現代家庭園藝生活的一部分,陽臺種菜不使用農藥和化肥,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...

          獼猴桃種植

          獼猴桃種植

          獼猴桃也稱奇異果,口感酸甜,味道鮮美,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,鉀、纖維素等營養成分,對美容皮膚...

          365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