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提要: 據中國鄉村之聲《三農中國》報道,2019年對于我國農業,是沖刺之年、打硬仗之年。從中央到地方,都十分重視農業農村的發展問題。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大豆、小麥、稻谷、棉花、白糖等農作物種植提出了新的要求,這些要是否會對咱們今年的種植計劃帶來影響?
據中國鄉村之聲《三農中國》報道,2019年對于我國農業,是沖刺之年、打硬仗之年。從中央到地方,都十分重視農業農村的發展問題。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大豆、小麥、稻谷、棉花、白糖等農作物種植提出了新的要求,這些要是否會對咱們今年的種植計劃帶來影響?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張子雨認為:
張子雨:春天來了,擺在大家面前的問題就是種什么更劃算。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可以作為重要參考。

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,實施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,將稻谷、小麥作為必保品種,穩定玉米生產,確保谷物基本自給、口糧絕對安全。這意味著,國家對于主要糧食作物依然會持續著力保障。市場化的改革并不意味著降低對糧食安全的保障力度。所以,糧食種植,依然會有更多利好。
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專門提到了大豆振興計劃。我國的大豆進口量比較大,每年需求量1.1億噸左右,其中90%需要進口。一號文件提出,統籌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、兩種資源來保障農產品供應,利用兩個市場的前提,則是充分調動國內市場的活力。這意味著大豆接下來會有專門的政策出臺。
除了大豆之外,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所提到的有關農業結構優化的內容還有很多,比如實施奶業振興行動,加強優質奶源基地建設,支持長江流域油菜生產,推進新品種新技術示范推廣和全程機械化,規范有序發展遠洋漁業。降低江河湖泊和近海漁業捕撈強度等。
今年種什么更劃算呢?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,大力發展緊缺和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,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。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,強化創新驅動發展,實施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行動,培育一批農業戰略科技創新力量。
可以看到,傳統粗放式農業已經不能適應未來的要求,所以在適度規模化基礎上的精耕細作和科技創新,成了一段時間以來政策推動和大家探索的熱點。可以預見,今年,這依然是農業發展重要的落腳點。
大家不必過分關注具體是小麥、水稻、大豆還是玉米,關鍵是種優質的小麥、水稻、大豆和玉米。從目前的國際趨勢看,農業扶持的方式從傳統的黃箱補貼逐步轉向綠箱補貼,高品質綠色農業產品肯定會得到政策和市場的多方面支持,所以,大家要趕快行動起來,把提升農產品質量,當成謀劃今年種植的重要參考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