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提要: 夏季高溫多雨,比較適合栽培以下四種食用菌: 一、四孢蘑菇。四孢蘑菇,又稱大肥菇,是一種中溫型蘑菇品種。 四孢蘑菇的栽培管理技術與雙孢菇的栽培基本相同,原材料主要是麥草和牛豬糞,室內床架和室外大棚栽培均可。因其出菇期相對較短,一般只收3~4茬菇
夏季高溫多雨,比較適合栽培以下四種食用菌:
一、四孢蘑菇。四孢蘑菇,又稱大肥菇,是一種中溫型蘑菇品種。
四孢蘑菇的栽培管理技術與雙孢菇的栽培基本相同,原材料主要是麥草和牛豬糞,室內床架和室外大棚栽培均可。因其出菇期相對較短,一般只收3~4茬菇,所以床面培養料不宜太厚,以12厘米左右為宜。出菇期的溫度調控和水分管理至關重要,是奪取優質高產的重中之重。只要各生產環節技術措施管理到位,一般每平方米可產鮮菇6.5~7.5千克,收入50~60元,是種菇者巧妙利用市場淡季發展生產,增加收入的一個可靠品種。

二、草菇。草菇是高溫型食用菌,在生長發育中對溫度的要求相當敏感。為了使草菇在播種后能正常發菌出菇,栽培季節應選擇在日平均溫度穩定在23℃以上時進行。一般在6月上中旬至8月下旬栽培,有利于菌絲的生長和子實體的發育。
草菇栽培處于高溫季節,在管理中應特別注意靈活處理好溫、濕、氣的相互關系,降溫、增濕、透氣、遮陽應相互協調,避免因處理不當而引起死菇。覆土時菌袋應平放,袋間相距5~10厘米,空隙填土,表層土厚1.5~2厘米,覆土后應一次淋足水分,使料內菌絲能充分利用土層水分供菇生長。水分管理中一是忌在子實體形成時補水;二是忌直接補充自來水或地下井水,避免造成大的溫差而成批死菇。

三、鮑魚菇。鮑魚菇是一種中高溫型珍稀食用菌,而且出菇期處于菇類市場的銷售淡季,加上該品種肉質肥厚耐運輸,具有獨特的鮑魚風味而口感極佳,市場俏銷,價格高,每千克鮮菇銷價6~8元。
3~7月間,用棉殼、玉米芯、鋸末、麥草等原料,采用熟料袋栽的方式栽培鮑魚菇,一般可采4~5茬菇,生物轉化率可達90%,投料1000千克,3個月可產鮮菇900千克,收入4000~6000元,是種菇者利用市場淡季增收的一條可靠途徑。

四、高溫平菇。在15℃~36℃溫度范圍內能正常出菇的平菇,稱為高溫型平菇。品種有高平1號、三峽13號、桃紅平菇、美味紅平菇等。
每年5月之后,市場上的鮮菇供應量越來越稀少,特別是6~8月,除有少量的草菇和高溫蘑菇少有面市外,其他菌類品種很少見,這給發展高溫平菇的生產者提供了一個十分有利的市場空間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