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cite id="vgymi"></cite>
      1. <menu id="vgymi"><p id="vgymi"></p></menu>
        <output id="vgymi"></output>
          <menu id="vgymi"></menu><label id="vgymi"><del id="vgymi"><wbr id="vgymi"></wbr></del></label>
          <output id="vgymi"></output>

          <dd id="vgymi"></dd>

          熱門標簽 大蒜價格 生姜價格 果樹種植 中藥材價格 藥材價格 辣椒價格 大姜價格

          香菇種植   套種技術 溫室栽培 生態種養 陽臺種菜 辣椒種植 番茄種植 黃瓜種植 西瓜種植 草莓種植 蘭花種植

          香菇可以地面栽培嗎?地栽香菇技術要點

          發布時間:2019-07-07   來源:www.fangun.net   標簽:香菇種植 點擊:
          內容提要: 地栽香菇是近年來食用菌生產中新興的一種栽培方式,其主要特點是利用6~9月高溫季節,反季節生產香菇,搶占市場,增加效益。 近年來,河北易縣一些菇農采用了地栽香菇的模式,既降低了成本,又增加了產量,并因生長的香菇肉質厚,菇形好,頗受消費者青睞。現
          地栽香菇是近年來食用菌生產中新興的一種栽培方式,其主要特點是利用6~9月高溫季節,反季節生產香菇,搶占市場,增加效益。
            近年來,河北易縣一些菇農采用了地栽香菇的模式,既降低了成本,又增加了產量,并因生長的香菇肉質厚,菇形好,頗受消費者青睞。現將菇農們采用的種植要點介紹給大家:

          香菇可以地面栽培嗎?地栽香菇技術要點

            一、常用配方
            木屑78%、麥麩20%、石膏1%、糖1%,碳氮比為14:1,pH值為5~7,含水量55%~65%。生產1000袋菌棒的配料 (干料)為:木屑900公斤、麥麩150公斤、石膏10公斤、糖10公斤。
            二、品種及生產日程
            選擇香菇地栽品種L18。該品種菌株子實體中型,菌肉肥厚,菌蓋圓整內卷,不易開傘,菌面茶褐色有鱗毛,菌柄上粗下細。菌齡為70~90天。
            三、栽培技術
            1.原料選擇。木屑應選擇當年剪下的枝丫材加工,以硬雜木為好,棉籽皮、麥麩、石膏粉等原料要求新鮮無霉變、無結塊,水質要清潔無污染。
            2.拌料。按配比要求,將木屑、棉籽皮、麥麩、石膏、糖等依次倒入拌料機內,邊攪拌邊加水,料水比為1:1~1.3。做到混合均勻、吸水均勻,濕度控制在60%左右。
            3.制培養袋。采用規格為15.5×55厘米的聚乙烯菌袋。將塑料袋套在裝袋機的出料筒上,自然裝袋,料要裝滿裝實。取下袋后擰緊、扎牢、密封。及時檢查料袋有無微孔漏氣,如發現料袋被木屑刺破,用膠布貼住。每個菌袋重1.8~2公斤。
            4.滅菌。采用常壓滅菌。準備好滅菌灶,將培養袋碼好封嚴,再用苫布覆蓋表面,用粗繩固定在滅菌灶外圍欄桿上。先大火猛攻,升溫至100℃,使滅菌包隆起,然后穩火,100℃保持12小時,再燜5小時,當溫度降至70℃左右時出鍋。
            5.接種。料袋出鍋冷卻至30℃時開始接種,生產上主要采用大棚接種帳接種。接種前將接種帳消毒,接種用具用0.1%的高錳酸鉀或酒精消毒。操作時,將培養袋擺好,用打孔器打孔,選擇優質、無污染、菌絲潔白健壯的菌種。將菌種夾入接種穴內按嚴、塞實,用膠布粘好。此環節需要3~5人配合完成,接種人員要穿工作服,始終堅持在無菌條件下進行,防止雜菌侵入。
            6.發菌。發菌前用二氯異丙尿酸鈉對發菌棚進行消毒。發菌棚要保持干燥、暗光,溫度控制在15℃~25℃,注意通風。當菌棒的菌絲長到8~10厘米長時翻堆、倒垛,防止高溫燒菌,菌棒堆高8~10層,擺放成“井”字形,發現有污染的菌袋要及時隔離培養或剔除。
            7.刺孔通氣。當菌絲長滿菌棒后刺孔通氣,孔深3厘米左右,每棒刺30~40個孔,增加菌棒的通氣性,補充氧氣,加速菌絲對木質素的分解和菌絲體養分的積累,促進子實體原基形成。注意進行刺孔放氧時不要在高溫下進行,以防燒菌。
            8.脫袋下地。當菌齡達到70天左右,菌棒上的菌絲生長達到生理成熟后,即可下地。
            下地前把發好的菌棒外袋脫下,平整好菇床并噴水,整齊擺放菌棒,接種穴向上,兩袋間隔2厘米,用細沙或稀泥把各袋間的縫隙塞滿、壓嚴,覆土深度以菌棒露出地面3厘米左右為宜。平均每平方米擺放9棒,每畝7000~7500棒。菌棒下地后,根據天氣情況,每天噴水3~4次,保證菌棒不失水。注意菌棒下地不要在大風天氣進行。
            9.轉色管理。菌棒下地后,通過白天遮陰,晚上通風,加大晝夜溫差,刺激形成菌皮,并分泌色素而轉色。
            10.出菇管理。菌棒轉色完成后,用木板或竹片輕輕拍打覆土的菌袋,通過機械震動,刺激菇蕾生長。經過3~5天小菇蕾長大,此時進行疏蕾,摘去過密和畸形的菇蕾,每袋留8~10朵。隨著菇蕾的長大,噴水的量減少,做到少澆、勤澆,每天6次左右。菇棚溫度控制在25℃以下。
            出菇后,根據菇的質量進行采摘,每天采2~3次。第一潮菇采完后及時補水,休菌7天,采摘第二潮菇。隨著出菇數量的增多,菌棒會收縮,菌棒之間會產生裂縫,要及時用細沙或稀泥把裂縫抹平,防止地菇生長。
          猜你想了解
          種植專題
          套種技術

          套種技術

          套種是我國農民的傳統經驗,是農業上的一項增產措施,能延長后季作物的生長季節,提高年總產量...

          溫室栽培

          溫室栽培

          溫室栽培是反季節作物的一種栽培方法,作用是保護喜溫植物御寒,促使生長和提前開花結果等...

          生態種養

          生態種養

          生態種植是一個生態經濟復合系統,將種植生態系統同種植經濟系統綜合統一起來,以取得最大經濟效益...

          陽臺種菜

          陽臺種菜

          陽臺種菜是現代家庭園藝生活的一部分,陽臺種菜不使用農藥和化肥,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...

          獼猴桃種植

          獼猴桃種植

          獼猴桃也稱奇異果,口感酸甜,味道鮮美,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,鉀、纖維素等營養成分,對美容皮膚...

          365平台